最近國際油價不斷的攀升,電視也總是充斥著油價調整的新聞,之前浮動油價還來個每週報價,搞的跟大樂透開獎沒啥兩樣。隨著原油的價格不斷的提升,現在探油工業也開始有復甦的現象了,像國內某油公司的探採部門(好像就那麼一家...XD)已經很久沒徵人了,現在終於又開始徵人了,吸引不少學弟妹前往報考(國營事業嘛...應該福利很不錯)。據說另一家油公司也有意成立探採部門(沒消息來源,純粹臆測...XD),進軍國際石油探勘市場。
根據我老闆的說法,前一次的能源危機是靠著3D震測技術及小構造發現新油源,才順利度過。現在的油價不斷飆漲,可能會引發另一次的石油探勘技術革命。不過人才上好像有很嚴重的斷層,因為距離上一次油公司大舉招人已經是我老闆還是大學生的時候...,現在隔那麼久,那些原本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地質師都差不多到了要退休的時候了,現在剛進去的新人該要如何面對探油這種複雜而困難的挑戰呢??
另外有個消息要講一下,之前勞委會有一份「職類別薪資調查」,是針對各種職業的薪資做統計,結果"地質師"這個職業居然有將近十萬的月薪(地質工程師9.97萬元、冶金採礦鑽探工程師9.12萬元),這應該是大家想都沒想到的吧??看來大學聯考的科系排行應該重新整理一下...大學新鮮人以及那些即將要考大學的學生應該可以參考這一份報告,雖然說薪資不是選擇職業的唯一條件,但是總是可以做個參考吧?沒人喜歡錢少事多的工作吧?
- Aug 31 Fri 2007 15:04
探油工業的復甦?
- Aug 22 Wed 2007 22:04
颱風颶風比一比
最近美洲那邊也遇到了一個超大的颶風(美國人叫颶風Hurricane我們叫颱風Typhoon其實都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地方不同叫法不一樣),叫做狄恩Dean,根據報導指出是個五級的颶風。
從衛星影像上看來,真的是個很大的颶風,若這個颶風又去侵襲美國產油地的話,可能油價又要飆漲一陣子。若是又造成像卡崔納(Katrina)颶風那樣的災害,美國FEMA大概又會被罵到臭頭...不過,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會在犯同樣的錯誤了,及早做好準備總是需要的。
衛星影像出處:NASA earth observatory
- Aug 17 Fri 2007 17:40
強颱來勢洶洶
看起來很恐怖的強烈颱風,這次瞄準台灣直撲而來,撇開強風不說,光是雨量應該就又會造成許多的土石災害了。
接連兩個颱風加上連日的大雨,菜價應該會直線上升,我爸媽應該又要叫苦連天了,不知道便當要配什麼青菜了XD,可想而知三色蔬菜這時候就會復出了...
看看那恐怖的颱風中心,好大一個啊!!!!!My God...令人毛骨悚然...
*圖片引用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http://www.cwb.gov.tw
- Aug 16 Thu 2007 18:16
秘魯發生規模8的強震
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南美洲國家秘魯發生了大地震,據新聞報導死傷相當嚴重,從下面這張USGS所製作的ShakeMap可以清楚的看到地動分佈的情形,黃色以上就是代表"搖的"很厲害,可以看到範圍相當廣。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所公佈的資訊,地震規模高達8,這種規模的地震平均一年全球才一個。而這次的地震震源深度為39公里,算是一個不算太淺的地震,但是規模實在太大了,所以連很遠的地方也可以感受到震度。
這邊會發生這麼大的地震其實也不意外,因為這邊是板塊隱沒的邊界( Nazca and South American 板塊),Nazca板塊以低角度隱沒到South American板塊之下,這次的地震是因為South American板塊"回彈"所引起的,從震源機制上看來是個低角度的逆衝斷層。
USGS的網站上有詳細的說明:「This earthquake occurred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azca and South American tectonic plates. The two plates are converging at a rate of 78 mm per year.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as thrust-faulting 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wo plates, with the South American plate moving up and seaward over the Nazca plate. Coastal Peru has a history of very large earthquakes. The August 15 shock originated near the source of two earthquakes, both in the magnitude 8 range, that occurred in 1908 and 1974. This earthquake is south of the source of a magnitude 8.1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northern Peru in 1966 and it is north of the magnitude 8.4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2001 near Arequipa, Peru. The largest earthquake along the coast of Peru is the magnitude 9 that occurred in 1868. The 1868 earthquake produced a tsunami that killed several thousand people along the South American coast and also caused damage in Hawaii.」
請原諒我懶得翻譯成中文...看原文比較清楚啦
Magnitude | 8.0 |
---|---|
Date-Time |
|
Location | 13.353°S, 76.510°W |
Depth | 39 km (24.2 miles) set by location program |
Region | NEAR THE COAST OF CENTRAL PERU |
Distances | 40 km (25 miles) WNW of Chincha Alta, Peru 105 km (65 miles) NW of Ica, Peru 150 km (95 miles) SSE of LIMA, Peru 200 km (125 miles) SW of Huancayo, Peru |
Location Uncertainty | horizontal +/- 5.2 km (3.2 miles); depth fixed by location program |
Parameters | Nst=271, Nph=271, Dmin=155.1 km, Rmss=0.84 sec, Gp= 29°, M-type=moment magnitude (Mw), Version=9 |
Source |
|
Event ID | us2007gbcv |
- Jul 23 Mon 2007 23:53
又地震啦!
- Jul 23 Mon 2007 22:32
雪中送炭?錦上添花?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的標題是"家境清寒考上台大 顏清標雪中送炭 王相博好感動",但是以我低下的國語文能力,怎麼看都覺得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啊!故事中主角的國中老師、高中老師及早餐店老闆才算是雪中送炭吧?立委大人應該是看到人家考上台大,上了新聞才跑去送禮的,這樣應該叫做錦上添花吧?
所以說:少有雪中送炭,多的是錦上添花....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句話現在聽起來真的是點滴在心頭啊~~
我現在只想趕快畢業賺錢去,讓我爸媽不用再賺辛苦錢啦~~
中央大學拍攝的夕陽,背景是科二館頂樓的雷達與科四館頂樓的衛星接收碟盤
- Jul 19 Thu 2007 00:22
[名言錄]研究上的3個U
今天我早上就開車載著丘士正博士*(Brian Chiou)回到中央大學去跟學校的老師討論,上午是聽取研究室學妹報告她論文的研究成果(台灣的Vs30推估),還跟馬老師簡單聊了一下,因為馬老師還趕著下午要去國震中心開會,所以中午就離開了。午餐我們就找了陳浩維老師一行人到禪園去吃飯,沒想到這一吃,竟然從中餐吃到晚餐時間了。實在是大家討論的太忘情了,服務生在這中間還不斷的來幫我們加茶水(我看服務生都在偷笑了...),一直到五點我們才離開餐廳,這可是我在餐廳呆過最久的一次了,還好此餐廳的水準夠高,沒有中途趕我們走:p
在討論的中間,我聽到丘博士講的一個觀念我很認同,他說:你要研究一個東西讓它先是一個「useful」(有用的),然後才是「usable」(可用的),最後它才會變成「used」(大家所使用的)。這就是【三個U】,從有用的東西變成可以用的東西,最後是一個大家都採用的東西,這中間的過程你必須不斷的"精進"你的研究成果,最後你的東西才會是一個product。這通常也是一個從學術界的東西變成一個是工程界願意用的過程,工程界的一個現象就是「慣性很大」,一旦一個東西被工程界所採用,通常就會被一直沿用下去。不過一個新的東西要進入到工程界當中,需要經過不斷不斷的push,才有可能被接受,這是一個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我才剛有那麼一點點的認知。
*丘士正(Brian Chiou) 是目前全美頂尖的engineering seismologist (工程地震學家)之一,他是一位能同時瞭解engineer與seismologist所使用的語言,並且扮演這兩者之間的溝通平台的角色。他是我的偶像之一。
- Jul 14 Sat 2007 15:31
把Flickr的圖片插入你的文章內
要回答Wendy的問題囉!!與其只寫e-mail跟妳說,不如寫個文章讓大家都可以讀,妳說是吧?
要把放在Flickr上面的圖片插入到你的文章當中,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去下載一個叫做「Friendly.Flickr」的軟體,這個軟體不但可以方便妳上傳照片,也可以取得照片的連結,方便妳貼到文章當中喔!更棒的是他還支援貼照片時的"格式化"語法。
首先當然要去開發者搖擺天秤的網誌上下載Friendly.Flickr囉~現在最新的版本是V2.2.1
下載之後解壓縮就可以使用了,直接點"Friendly.Flickr.exe"就可以看到下面這樣的程式畫面(如果不能執行的話應該是.NET framework沒安裝好,詳細安裝方法搖擺天秤已經說明的很清楚囉!我就不再囉唆了)
然後第一次執行應該要先login你的Flickr帳號,像我已經登入過了,所以右上角會顯示我的帳號名稱"Personlin"
一旦登入之後妳就可以從左邊選取你要查詢照片的來源,像是聯絡人。
然後右邊可以輸入搜尋的條件,例如:標籤(tag)、或是照片集(set),點一下就可以列出你的照片集。
選好照片集之後,在點選右邊的"搜尋",下面就會秀出所搜尋到的照片。
在搜尋到照片後,妳可以開始選擇你要貼到文章中的照片,然後選取你要貼的圖的大小,這邊的大小指的是從Flickr中取得的照片大小,因為Flickr上面會自動幫妳產生不同大小的縮圖,妳在這邊就可以選擇你要的size,我通常是選medium,剛剛好適合貼在網誌中。
選好妳要的照片之後在點選右下角的"複製到剪貼簿",這樣子程式就會幫妳產生貼圖的語法到剪貼簿當中了。這時候妳可以打開記事本然後選貼上,妳就可以看到程式所產生的貼圖語法。
然後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到網誌編輯頁面中把語法貼上,這邊要注意的是,妳網誌的編輯器必須是在"編輯html語法"的狀態下,就像下面這張圖的畫面一樣。
從Flickr貼圖要注意的是必須有連結連回Flickr的網頁,不然是違反它的使用條款,後果可能會被停權。好啦~希望妳看懂之後可以開始貼圖啦~~
- Jul 13 Fri 2007 17:49
MT檔匯入Wordpress圖文教學-for Wendy
Wendy,這篇文章是特別為妳寫的,希望妳看的懂囉~祝搬家順利^_^
理論上妳應該已經從http://backup.hasname.com/blog/wretch/得到你匯出的無名網誌MT格式備份檔,然後要去wordpress.com註冊一個新帳號。有了新帳號之後就可以到後台去匯入你原有的網誌文章了。
從Dashboard中選擇Manage的Import分頁,這邊可以看到有四種不同格式的來源可以選擇,我們要選擇"Movable Type and TypePad",這就是所謂的MT格式。
點了"Movable Type and TypePad"之後就會看到下面這個畫面
這時候點"瀏覽"來選擇你MT備份檔的位置,之後在點選"Upload file and import>>",就可以完成匯入囉~這樣的解說應該還算清楚吧?!
趕快去搬家吧~~~
- Jul 13 Fri 2007 17:05
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差別(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tist and Engineer)
前幾天可以有榮幸跟全美最的兩位Engineering Seismologist一起討論,真的是讓我獲益良多,感覺一個星期的討論可抵我自己練功一整年。這兩位專家真不是蓋的,他們非常清楚地震學的研究與工程應用上的需求,所以他們可以在科學家與工程師之間扮演好溝通的角色,我期望我有一天也可到達他們的境界。
這幾天中我聽到一個有趣的論述:【科學家會有正確的過程而得到錯誤的結果,工程師則會有錯誤的過程但得到正確的結果】【Scientists will have the right way but get wrong results, engineers will have the wrong way but get right results.】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科學家只管過程的正確性,但是卻不注重結果,而工程師則是重視結果的正確性卻不在意過程。
我是感覺這論述好像有那麼一回事的樣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