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自然科學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206花蓮地震勘災地圖
文章標籤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難得有人拍下台灣龍捲風的影片(喂~不是電視劇啦!!),而且龍捲風的形狀很清楚喔~一定要來看一下

影片是來自Youtube上的jmsovlyta

TW time 4/20'09 1:30pm @ 台灣台南東山服務區附近. 台灣台南龍捲風.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來個名詞解釋破題法:
媽祖計畫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研究計畫,「媽祖計畫」的英文名稱為MArine Cable Hosted Observatory, 簡稱為MACHO,諧音與「媽祖」相似,故以媽祖計畫稱之。(我想應該也有神明保佑的意思在吧?!)

媽祖計畫的官方網頁:http://macho.ncu.edu.tw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剛剛看到一則引起我興趣的新聞標題[板塊運動交界 路面永遠鋪不平!]

呵呵~真的是板塊運動的最好見證啊!整個花東縱谷就是板塊交界處,海岸山脈代表的是菲律賓海板塊,而中央山脈這側則是歐亞板塊(註一)啊!菲律賓海板塊就這樣每天一點一點的推啊、擠啊,地表總是多多少少會觀測到錯動變形,所以房子千萬不要蓋在板塊的交界處,不然你的房子沒多就會開始龜裂,怎麼補也沒用,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把活動斷層調查好的目的之一。

 

註一:菲律賓海板塊的英文是Philippine Sea Plate,而歐亞板塊的英文是Eurasian Plate,所以不能把歐亞板塊叫做歐亞大陸板塊喔!人家英文可不是寫Eurasian continent Plate喔~(我被老師K過這個錯誤…XD) (我發現維基百科上寫的是錯的耶…先是把Philippine Sea Plate翻成菲律賓板塊,少了一個"海",然後把Eurasian Plate翻成歐亞大陸板塊,多了一個"大陸"…Orz…)
大家以後有這類名詞翻譯的問題,可以上教育部的「學術名詞資訊網」查詢標準的翻譯喔~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章出處:UW scientists collect first seismic data from Seattle's Alaskan Way Viaduct

文章標題翻譯(我翻的不好請見諒):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從西雅圖的Alaskan Way高架橋上收集到的第一筆地震資料

http://seattletimes.nwsource.com/html/localnews/2008783010_viaduct25m.html

 

大概講一下文章的內容: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地震實驗室(Seismology Lab),有個博班學生(Andrew Delorey)在西雅圖的某座高架橋(Alaskan Way Viaduct)設置了地震儀,有點幸運的在今年(2009)的1月30日量到了一個小地震(不是每個地方都像台灣那麼多地震的!!!),因此他們可以知道這個老橋(50歲了)在地震來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振動行為(因為他們不只在橋上放儀器,也在地面上放了儀器)。如預期的橋面上的振動比地面上的振動來的大而且久,雖然他們已經在電腦上模擬了很多次,而且小地震的行為不等於大地震的行為。但是,至少這個是很好的資料……

其實台北市的新生北路高架橋應該也是差不多的狀況吧?我記得在新生北路高架橋的每個閘道口都有面牌子,寫著類似”震度五級以上地震封閉”的字眼。而新生高架橋應該是在我幼稚園(以前我家住在新生北路)的時候蓋好的,所以高架橋應該有20多歲了(比起西雅圖的好像年輕很多吼?),重點是當時用的耐震設計跟現在的應該不同(現在的有提高不少),所以應該有人會擔心高架橋在地震來的時候會…,這也就是閘道口那面牌子的來源吧??另外,我還記得我看過環河北路的高架橋橋墩有補強過的痕跡,看起來跟捷運木柵線橋墩的補法差不多,不知道還有多少橋需要補強的啊?? (搜尋過新聞發現新生高架橋也補強過耶…)

看到國外的報紙,好像人家寫的比較詳細又專業(又中肯),我們的報紙(and媒體)好像都會用一些很奇怪的標題來驚嚇讀者,所以很多事情(XX)就寧可壓下來也不讓大家”有知的權利”。有些事情應該是要慢慢教育大眾的,總不能要每次發生個921集集地震大家才知道什麼是地震、什麼是活斷層吧??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會有一種情況叫做「禍不單行」,就是說當你開始走霉運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很多倒楣的事情,這種情況我們會叫它「運不好」。中國人都很愛算命,所以就會去算幾歲到幾歲走什麼運之類的,基本上我認為當你做事情很成功的時候,你就會有自信,遇到什麼困難的問題通常不覺得那是什麼運氣不好之類的,很快都可以順利解決。反之,當不好的事情接二連三的來,失敗的次數增多後,就漸漸失去信心,然後就會覺得自己在走壞運了(自怨自艾)...

    現在大家都知道全世界都受到美國次貸風暴的影響,開始陷入經濟衰退的危機,當你連工作都沒了,三餐溫飽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覺得運氣很背,怎麼那麼倒楣... 對,倒楣的事情就是會接二連三出現,而且我們會不斷放大倒楣的事情,倒楣到連喝水都會去嗆到...

    XXX...廢話那麼多,其實我只是忽然想到,萬一美國這個時候經濟不景氣之外,又遇到大地震的天然災害該怎麼辦??雪上加霜...到時候真的會很慘...(保險公司已經在金融風暴中受重傷了,再來個大地震...撐的住嗎?) <<-- 以上純粹是亂講(機率非常小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的),不要說我是烏鴉嘴...XD

    其實美國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加州有很多大斷層之外,北邊一點的西雅圖下方有隱沒帶地震的威脅,而且西雅圖的建築物比起加州更不耐震。另外一個是美國的中部及東部地區,過去歷史上也是有紀錄到大地震的,但是過去卻不是那麼受人注意,最近甚至有人提出警告,因為一旦發生地震,產生的損失會遠大於加州(因為人們普遍缺乏地震的警覺,他們可能比較害怕龍捲風吧?) 最近南加州地區才進行過一場號稱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地震演習,目的就是要提醒人們注意大地震隨時可能會來,要隨時最好準備!!擬定好你的災害應變計畫,才能在災害來的時候將影響減到最低啊~
   不景氣的情況下,有些研究還是要繼續的,像是之前NGA計畫現在多出個兄弟NGA-East,就是做完美國西邊的研究後,現在要開始研究東邊啦~~(東邊的問題才大哩...)

 

   現在開始要存好心做好事,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喜樂啦~

 

註:NGA計畫是一個整合性的強地動衰減式研究計畫,它結合了一群頂尖的工程地震跟地震工程學家,來研究如何評估未來大地震發生時,各地可能的地振動情形。藉此才可以改進我們的結構物耐震設計規範,希望可以降低未來地震發生時的災害損失。

 

南加州地震演習相關網站 The Great Southern California ShakeOut

http://www.usgs.gov/homepage/science_features/shakeout.asp
http://www.shakeout.org/

 

果然寫論文的時候都會想到一些有的沒有的...XD 我是腦筋錯亂該回家睡覺了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有太空梭任務啦!看著太空梭發射的照片感覺真壯觀,有機會一定要去現場看看,呵呵~一定比看戰鬥機表演更刺激

話說NASA的網頁上有個「Image of the Day Gallery」,每天都有好照片可以看喔!還可以訂閱RSS,讓你每天可以看好圖for free.

太空梭升空(發射時間是 5:02 p.m. EDT on Saturday, May 31, 2008)

Image Credit: NASA/Fletch Hildreth

 

另一張看起來更震撼些

FROM NASA's WebPage: Above Launch Pad 39A at NASA's Kennedy Space Center, space shuttle Discovery emerges from behind a growing cloud of smoke as it races toward space on its STS-124 miss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Liftoff was on time at 5:02 p.m. EDT on Saturday, May 31, 2008. Discovery is making its 35th flight. The STS-124 mission is the 26th in the assembly of the space station. It is the second of three flights launching components to complete the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s Kibo laboratory. The shuttle crew will install Kibo's large Japanese Pressurized Module and its remote manipulator system, or RMS. The 14-day flight includes three spacewalks.

Image Credit: NASA/Sandra Joseph, Tony Gray, Robert Murray, Mike Kerley

為什麼要說太空梭是要去修廁所呢?因為:

太空站廁所接近掛點,太空人頭大
美國發現號順利升空,修廁所去了

不過當然不是只有修廁所啦!主要還是為太空站送貨啦!這次的任務總共14天,還包括三次的太空漫步任務哩~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地震啦!!但是這次的地震深(95公里),而且震央又在台北縣境內,難道是隱沒帶地震要準備襲擊台北嗎??(<--誇大)

中央氣象局的地震報告:

 

我在中壢,震度感覺差不多2級~

中央氣象局的等震度圖:

宜蘭市即時強震波形:(宜蘭是震度最大的地方,不過神奇的是,他並不是最靠近震央的站!應該是有受到場址效應的影響~)

兩個水平向的PGA都有到22 gal哩~波形看來很清楚...

台北市的即時強震波形:

桃園的即時強震波形,看來桃園感覺應該跟台北差不多...

應該台灣也來搞個Did you feel it?才對!而且最好跟ptt合作,因為廣大的鄉民一定很快就會「爆出」,相信成果應該會比美國快又好!!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寫程式啊??(也可以用msn機器人,或者用巴布twitter的話...最近不是太穩...XD)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收到助教來信,說有一部關於台灣地震研究的科普影片要在東森電視台上播放,難得有台灣自己製作關於地震的科普影片,當然要把這個消息傳給大家啊!!詳細內容請前往官方部落格:台灣的脈動官方部落格(不支援Firefox...排版會亂掉)


以下是助教轉來信件的部分內容,感覺還滿像廣告詞的啦!(我還滿期待內容的):
『台灣的脈動』終於要推出了!
這部由國科會補助、東森電視製作的地震科教影片,結合國內地震科學界菁英,製作完成一系列六集,將台灣的地震知識一網打盡,無論在科學內容分析上、影音視聽效果上,皆具專業水準,相信關心台灣這塊土地的人,不會錯過這一精采影片。
                                                  
播出頻道:  57頻ETtoday台
播出日期: 3月29日(六) ~ 5月4日(日)
播出時間: 每週六晚間10:00~10:30(首播)
每週日下午 2:00~ 2:30(重播)
 
播放時間表(擷取自官方部落格)
第一集  首播: 3月29日(六) 晚10:00~10:30
              重播: 3月30日(日) 午2:00~2:30
第二集  首播: 4月5日(六) 晚10:00~10:30 
              重播: 4月6日(日) 午2:00~2:30

第三集  首播: 4月12日(六) 晚10:00~10:30
              重播: 4月30日(日) 午2:00~2:30

第四集  首播: 4月19日(六) 晚10:00~10:30 
              重播: 4月30日(日) 午2:00~2:30

第五集  首播: 4月26日(六) 晚10:00~10:30 
              重播: 4月30日(日) 午2:00~2:30

第六集  首播: 5月3日(六) 晚10:00~10:30 
              重播: 5月4日(日) 午2:00~2:30


前往部落格:http://blog.yam.com/tremoringtw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AIGER計畫因為新竹炸測受到媒體的大量曝光,研究團隊也受到各方的壓力,民眾並不瞭解這個計畫背後真正的「目的」以及帶來的「好處」,不是大家好玩 弄個炸藥來「碰」一下這麼簡單。想像台灣是一個人,TAIGER計畫就是打算對台灣進行「X光照射」、「斷層掃瞄」,你可以說X光或是斷層掃瞄多少會「傷 身」,但是為了找出真正的「病因」,這些傷害比起來也不算什麼了。
這下好啦~某些媒體亂做文章,某些報導不夠深入,造成民眾無謂的恐慌,研究被迫終止。這樣到底誰有好處?大家都不用在忙著出野外啦,也不用熬夜分析資料, 還樂得輕鬆哩!不過,大家要知道,地震還是常常來,今天會有、明天會有、以後都會有,誰能保證下一個像921一樣的地震來的時候我們不再有損失。
沒錯,有些事情研究團隊錯了,沒跟消防局溝通好,沒跟地方民眾溝通好,沒跟媒體知會。不知道現在研究團隊會通知消防局、會通知地方民眾、會先開記者會,還可以繼續進行研究嗎?我想很難...

以後還有機會嗎?我不知道,我知道這次美國運來了好幾個貨櫃的儀器,這些儀器的價值都是數十萬計的,美國的研究團隊也是集好幾個大學之力,才有辦法湊到足夠的儀器。也是因為大家預期這個研究的成果之重要,才願意把儀器大老遠運來台灣,否則誰願意承擔這些損失儀器的風險。
TAIGER
嗯~我只是在發牢騷....XD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看到各媒體都出現關於3/7凌晨的新竹地震相關報導,不過一如我所料,媒體的報導通常與「事實」都有「一定」的差距(片面、不夠深入),現在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新竹這個人工震源背後的大計劃-【TAIGER計畫】。

首先當然是要介紹一下計畫的官方網頁,由於這個計畫的起源是美國的研究單位發起的,當然「官方網頁」會是在美國囉~
TAIGER (TAiwan Integrated GEodynamics Research) http://taiger.binghamton.edu/
不過既然計畫的名稱開頭就是台灣,沒有台灣的學者參與計畫當然也沒辦法執行囉!台灣的TAIGER官方網頁是在TEC(台灣地震科學中心)網頁之下
TAIGER Project Introduction http://tec.earth.sinica.edu.tw/taiger/index.php

介紹完官方網頁之後,還是要解釋一下TAIGER計畫到底是幹嘛的,台灣地震科學中心(TEC)TAIGER網頁中的介紹如下:
台灣大地動力學國際合作研究計畫
TAIGER是一個台美合作的研究計畫,希望藉由此計畫的發展,得到更多台灣周邊大陸和海底地殼的瞭解,TAIGER的五項主要工作及目前工作進度發表:
1. 天然地震:陸地寬頻網/Land broadband instruments to enhance the existing broadband networks for recording both local earthquakes and teleseisms (Ongoing)
2. 天然地震:海底寬頻網  Marine broadband deployment around the island to increase the aperture of the available broadband networks (2007/10)
3.人工震源:Land explosions for low-fold wide angle  and CMP profile reflections across the island along three transects  (2008/02)
4.海陸聯炸:Marine MCS and reversed sea-land wide-angle profiling using airgun signals along six transects (2008/4)
5.大地電磁:Magnetotellurics along several transects (Ongoing )

從介紹看來,TAIGER計畫就是一個研究台灣地下地體構造的一個大計劃,是由台灣和美國兩邊的科學家所共同合作進行的,工作項目包括天然地震的觀測、人工震源、大地電磁法,我想人工震源這個部分就是新竹震源的起因啦!
這個計畫對台灣來說絕對是好的,唯有透過更多的方式來瞭解台灣的地體構造,我們才能掌握更多的資訊來協助地震防災的工作。這次美國運來數量相當可觀的地震儀器,再加上全台灣本來就有的儀器,佈下天羅地網就是希望能有革命性的突破(不然每次都是能畫從東南邊看台灣的地體構造圖),希望不久的將來會有很多研究成果陸續出爐。

對於媒體報導中我覺得報導最貼近事實的應該是自由時報的報導,在此推薦給大家"參考"。
新竹地震?乳膠炸藥炸的 (自由時報on Yahoo新聞)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怕的強烈颱風要來啦!!而且真的很不會選時間耶~哪有剛好週休二日就來的颱風,這樣假日還要被關在家裡,實在很不開心。

看來這個強烈颱風的暴風半徑剛好可以把整個台灣全部籠罩,真慘,菜價要變貴,又不知道哪些地方會有淹水、山崩及土石流等等的災情...


看看這個颱風眼,真的是又大又清楚...


彩色的衛星雲圖沒有標示出台灣的位置...


看起來可見光的衛星雲圖更立體(因為光線有角度),五點的因為太黑了看不清楚,所以找了張三點的來看,比一比才發現,颱風其實走的挺慢的,兩個小時之間好像沒啥移動到,若是颱風移動慢相對代表影響時間會拉長,那災情就會更嚴重啦!!!
想要隨時掌握全省各地最新的雨量及土石流情報嗎?請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免費簡訊讓你隨時掌握最新土石流情報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SWCB)提供了免費的的土石流資訊簡訊服務,只要在水保局的網頁上留下基本資料及手機號碼,就可以免費收到水保局所發佈的最新土石流資訊(包含各地最新累積雨量狀況及土石流警報發佈的情況)

水保局土石流資訊簡訊服務

可以選擇訂閱通知的範圍,這樣只要該地區的雨量站偵測到雨量超過警戒值,就會開始發送簡訊,達到土石流警戒值之後會再發佈土石流警報簡訊,這算是水保局在災害預警上的一項措施之一。我個人試用的感覺是:「只要颱風或是西南氣流,簡訊就會收不完...XD」不過我想這對於居住在土石流危險溪流附近的居民應該有一定的用處啦~最重要的是,他完全是免錢的啦!!哈哈~

真希望地震也可以有類似的系統...(據小道消息是有,只是一般人沒辦法收到XD)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尼這個國家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流年不利,又在那邊狂地震了,先是個規模8.4的主震,後面又陸續有規模6.0、7.9、7.1的大餘震,震央位置請看下面的震央分佈圖。密密麻麻的方塊表示地震發生的位置,看來這個區域應該是過去累積太多能量了,要一直釋放才有辦法"解壓"。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印尼那邊果然是"一陀"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點

可憐的印尼人,他們生活的環境不但有數不完的大地震,還有一堆火山,說不定地震完之後沒多久,又換火山開始活動了~~大自然的力量果然是很恐怖XD
--------------------------------------------------------
9/15 update
更新最新的地震分佈圖

--------------------------------------------------------
*地震分佈圖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網路上搜尋WebGIS相關的東東,不小心被我找到兩個用Google Mashup服務架設的Web2.0地震活動分佈地圖網頁,兩個網址只差一個s,一個叫做「World Wide Earthquakes」另一個叫做「Earthquake Central」,原理都是利用現成的地震消息RSS服務加上Google Map的API來開發,Google Mashup又提供了相當簡單好用的開發平台,所以應該滿輕鬆就可以建起這樣的服務了,可惜台灣的中央氣象局沒有提供詳細的地震RSS服務,沒辦法來Mashup一下...殘念...。還有,Google Mashup還在Beta中,不對外開放,採排隊登記,所以想玩也沒得玩..嗚嗚~
沒辦法玩沒關係,可以去參觀一下人家的作品,都做的還不錯喔~~

http://earthquakes.googlemashups.com

http://earthquake.googlemashups.com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又發生了一個大地震,規模6.6,位置在台灣蘇澳的外海,又是個全島都能感受到震度的大地震。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沒說大家可能不知道,台灣的地震定位速報系統可是世界第一呢!! 基本上我們的地震速報系統可以在地震發生之後的30秒~60秒內,定出地震的規模與發生的位置,這可是連先進的美國與日本都辦不到的事情啊!!真的要感謝那些建立台灣地區強震觀測網的前輩們~
地震搖完了~也該去睡覺了...ㄨ......好累啊!!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美洲那邊也遇到了一個超大的颶風(美國人叫颶風Hurricane我們叫颱風Typhoon其實都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地方不同叫法不一樣),叫做狄恩Dean,根據報導指出是個五級的颶風
從衛星影像上看來,真的是個很大的颶風,若這個颶風又去侵襲美國產油地的話,可能油價又要飆漲一陣子。若是又造成像卡崔納(Katrina)颶風那樣的災害,美國FEMA大概又會被罵到臭頭...不過,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會在犯同樣的錯誤了,及早做好準備總是需要的。
 
衛星影像出處:NASA earth observatory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起來很恐怖的強烈颱風,這次瞄準台灣直撲而來,撇開強風不說,光是雨量應該就又會造成許多的土石災害了。
接連兩個颱風加上連日的大雨,菜價應該會直線上升,我爸媽應該又要叫苦連天了,不知道便當要配什麼青菜了XD,可想而知三色蔬菜這時候就會復出了...


看看那恐怖的颱風中心,好大一個啊!!!!!My God...令人毛骨悚然...


*圖片引用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http://www.cwb.gov.tw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南美洲國家秘魯發生了大地震,據新聞報導死傷相當嚴重,從下面這張USGS所製作的ShakeMap可以清楚的看到地動分佈的情形,黃色以上就是代表"搖的"很厲害,可以看到範圍相當廣。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所公佈的資訊,地震規模高達8,這種規模的地震平均一年全球才一個。而這次的地震震源深度為39公里,算是一個不算太淺的地震,但是規模實在太大了,所以連很遠的地方也可以感受到震度。
這邊會發生這麼大的地震其實也不意外,因為這邊是板塊隱沒的邊界( Nazca and South American 板塊),Nazca板塊以低角度隱沒到South American板塊之下,這次的地震是因為South American板塊"回彈"所引起的,從震源機制上看來是個低角度的逆衝斷層。

USGS的網站上有詳細的說明:「This earthquake occurred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azca and South American tectonic plates. The two plates are converging at a rate of 78 mm per year.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as thrust-faulting 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wo plates, with the South American plate moving up and seaward over the Nazca plate. Coastal Peru has a history of very large earthquakes. The August 15 shock originated near the source of two earthquakes, both in the magnitude 8 range, that occurred in 1908 and 1974. This earthquake is south of the source of a magnitude 8.1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northern Peru in 1966 and it is north of the magnitude 8.4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2001 near Arequipa, Peru. The largest earthquake along the coast of Peru is the magnitude 9 that occurred in 1868. The 1868 earthquake produced a tsunami that killed several thousand people along the South American coast and also caused damage in Hawaii.」
請原諒我懶得翻譯成中文...看原文比較清楚啦
Magnitude 8.0
Date-Time
  • 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at 23:40:57 UTC
  • 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at 06:40:57 PM at epicenter
Time of Earthquake in other Time Zones
Location 13.353°S, 76.510°W
Depth 39 km (24.2 miles) set by location program
Region NEAR THE COAST OF CENTRAL PERU
Distances 40 km (25 miles) WNW of Chincha Alta, Peru
105 km (65 miles) NW of Ica, Peru
150 km (95 miles) SSE of LIMA, Peru
200 km (125 miles) SW of Huancayo, Peru
Location Uncertainty horizontal +/- 5.2 km (3.2 miles); depth fixed by location program
Parameters Nst=271, Nph=271, Dmin=155.1 km, Rmss=0.84 sec, Gp= 29°,
M-type=moment magnitude (Mw), Version=9
Source
    USGS NEIC (WDCS-D)
Event ID us2007gbcv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晚上台灣地區又發生地震啦,是一個芮氏地震規模6.0的地震。看到電視上的報導,果然又是那千篇一律的講法「這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所造成的正常能量釋放」。照這樣的說法,全地球上的地震都是正常能量釋放啊!那個地震不是能量釋放的表現?即使是核彈試爆,它也是"正常能量釋放"啊!
我想氣象局應該可以提供其他的相關資料來輔助說明,例如過去歷史地震的分佈、簡單的統計分析、未來餘震可能分佈的範圍,像是USGS的地震報告,就提供了相當豐富的資訊可以讓大家查詢。應該來個全民地震教育活動的,因為在台灣,地震根本就是你的鄰居,當然要好好認識一下啊~~是吧?

Per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